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

教孩子「勇敢面對」

學校籃球架在週六下午整個倒下,砰撞的聲響嚇壞了打球的孩子們。在場有將近10位國小生說:「當天下午幾個國高中生不斷的扣籃、灌籃、盪籃,架子就倒了,我們趕快跑到宿舍去叫老師來看。」從校園監視器看到,籃球架倒下的當時,有一個學生迅速的滾開,沒有被壓到,所幸無人受傷。

經過詢問與聯繫,倒下時正好在扣籃的高二學生A是這麼說的:「我覺得實在太荒謬了,怎麼整個架子會倒下來,還好我滾開了,沒有被壓到。我身高不夠,沒辦法扣籃的,只有灌籃2次,它就倒了。我們也沒有馬上跑掉,我們是慢慢走的。我當天就有跟我媽講了,我媽說要我自己處理,小心一點。那天我們都是把球傳給學生C,因為他比較高,輕輕投就進了,他灌籃的時候,還會掛在籃框上,搖幾下才下來。我是有責任的,但我沒辦法賠償,可以看學校要我做什麼好了。」

和學生A是好朋友,同樣是高二的學生B是這麼說的:「我只有灌籃3、4次,都是學生C灌比較多。那個架子太淺了,才會這麼容易就倒下。我是有責任,應該負責,但是我們沒有錢可以賠。」

國三學生C的家長接到學校詢問電話是這麼說的:「我兒子說不是他,學校沒有權利處罰孩子,現在學生愛打籃球,灌籃是最帥的動作,電視轉播都可以看到那些明星球員這麼做,誰會不想學,他們打球那有不扣籃的。學校也沒有在籃球場貼告示說不可以灌籃,而且籃球架快壞了,沒有維修,如果孩子被壓傷了,是學校的責任。」

學生C身高178,小學的籃框他站直就摸得到了。他是這麼說的:「我只有扣籃3、4次,不是我弄倒的,而且我沒有掛在籃框上盪過。那以前就有很多人在扣籃,很多人都要負責。」

學生A的媽媽在學校尚未查到相關電話聯絡前,就親自來到學校,向校長表示她願意代孩子賠償學校的損失,兒子當天回家就主動說是他把學校的籃球框弄倒了。不過,A媽媽希望學校不要讓兒子知道,媽媽先來幫他處理這件事,因為最近孩子很會跟她頂撞,她不想讓兒子知道媽媽在幫他,讓他自己來跟學校解釋,主動提供家裡的電話和學生手機號碼。

兩方家長的態度差別,造就了學生面對事件的態度不同。勇敢承認錯誤,不找藉口,才是真正的帥氣。推諉責任只是懦弱的表現。

教導孩子「勇敢面對」真的很重要。找藉口、推責任,即使部分是事實,但明眼人從此就會知道這個人不值得信任,不會負責任,是朋友都要選擇遠離,是上司也不會給拔擢的機會。

家長們真的要慎思!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